党的十七大要求军队“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后备力量训练作为全军军事训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推进训练转变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着力在更新观念、整体谋划、优化内容、提高质量上下功夫。
由应战训练向多能训练转变。从近期几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看,后备力量的基本职能已由过去的以参战为主,转向以支援保障现役部队作战行动为主,是现役部队的一支结构性的补充力量。从我们的国情军情看,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后备力量必须围绕具备“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多种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由人力密集向科技密集转变。总体上看,后备力量训练手段单一、技术含量低等问题比较突出,致使训练人数虽多、规模虽大,但质量偏差,训练整体水平在低层次徘徊。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必须尽可能运用各种科技手段,从根本上提高训练质量和水平,更好地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由分散施训向统筹组训转变。目前的后备力量军事训练组训层次多、分散性大,各自为训、各搞一套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训练节奏有快有慢、训练标准有高有低、训练质量参差不齐。必须进一步加大统合的力度,构建分层组训体系,按职责、分层次组织施训,尽量变分散训练为集中训、变分别训为统筹训。
由普遍粗训向重点精训转变。现在的后备力量军事训练存在着大而全的问题,训练重点不够突出,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必须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紧紧抓住重点力量和内容,把骨干训精、把重点分队训强;必须把重点转到应用性训练上来,着重抓好新装备训练、专业协同训练和战术、指挥训练,着力提高训练层次。
由各自为训向联战联训转变。联合训练是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基本形式。应打破后备力量训练自我发展的模式,按照开放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统筹计划现役部队、后备力量及地方训练资源的配置与使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专业特长,积极开展双向帮训,逐步走开军地联训、联管、联保的路子。
当前的后备力量军事训练还处于自成体系、自我发展的状态,条块分割、横向脱节、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比较突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大统的力度,整体筹划,整体推进。
全面纳入,形成整体。进一步理顺训练领导管理体制,站在军事斗争准备的全局,围绕联合作战的需要,统一规划和整体筹划现役与后备力量的军事训练,使后备力量、现役部队的训练紧密衔接、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突出重点,带动整体。必须走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的训练路子。培养一批组织训练的“带头人”和落实训练的“明白人”,带动训练持续健康发展。突出主要方向和重点地区的后备力量军事训练,确保形成战斗力。
健全机制,融合整体。必须建立标准统一的质量评估机制,切实搞好对后备力量军事训练水平和遂行任务能力的综合评估;建立赏罚分明的奖惩激励机制,营造主动竞争、积极向上的训练氛围;建立目标导引的质量调控机制,采取“开训考核、合格免训、缺啥补啥”的办法,加快训练进程;建立渠道畅通的军地共保机制,提高保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