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曾建立起庞大的编制,拥有上百个军级单位以及超过300个师级番号。除了常规的军和师之外,还有一些特别性质的部队,比如税警总团和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等。这些部队在当时都被视为精锐力量,但实际上它们的起源和地位存在明显差异。显而易见,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的地位要远高于税警总团。
早在1930年,中原大战刚刚结束后,国民政府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为了方便军校学员进行实兵指挥和实地训练,专门成立了教导总队。与许多著名的中央军部队相比,教导总队成立得较早,最初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军校进行指挥和演练,尚未成为一支真正的战斗部队。
由于教导总队本身的训练性质,其规模较小,仅相当于一个混成步兵团,兵力大约只有2500多人,主要由教导第2师抽调人员组成。尽管规模不大,但这支部队的编制相对完整,除了两个步兵营外,还设有迫击炮连、炮兵连、骑兵连、工兵连、通信排和特务排等多个专业技术兵种,装备和战术多样性较为丰富。
如果教导总队一直仅仅承担着训练任务,它的规模本不会有太大变化。然而,随着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推动,这支特殊部队开始迅速发展。1932年初,淞沪抗战爆发,除第19路军奋勇抗敌外,中央军也派出第87师和第88师组成第5军参战,而规模较小的教导总队则作为预备队参与了前线战斗。
淞沪抗战虽然时间不长,但战后中央军系统对德制武器和训练方法表现出极大兴趣,因此决定将教导总队打造成一支模范部队,用以试验新的编制、装备和战术。显然,原来混成团的规模已远远不够满足这样的需求。
1933年,蒋介石下令在中央军校内设立教导队,作为各师实际训练的模范部队,同时任命了留德归来的桂永清为总队长。到1934年,教导总队已经扩编为两个步兵团,同时辖有骑兵连、炮兵营、工兵连、通信连、汽车连、特务连、军士连、卫生队和军乐排等多个单位。虽然当时的规模还未达到一个完整师的标准,但随后教导总队又将第19路军的78师缩编为第三个步兵团,并继续扩充直属单位。
正值中央军整军和大量引进德制装备的时期,教导总队因地利人和,率先得到了最先进的装备和补给。军容上也达到了中央军的顶尖水平,因此还承担了对外展示中央军实力的任务。比如1935年,国府“参谋团”入川协助川康整军,部分中央军部队也进入四川。教导总队第2团第1营便是首批部署到成都的中央军单位之一,我们因此对该营的编制和装备有较为详尽的了解。
该营营部实际人数为军官5人、士兵24人;第1连军官5人、士兵168人;第2连军官5人、士兵164人;第3连军官5人、士兵168人;第4连(机枪连)军官6人、士兵151人;迫击炮排军官3人、士兵73人。除此之外,该营还配备了军乐队两个班,但不属于作战编制,此处不再细述。
该营总兵力约七八百人,属于标准步兵营规模。然而当时川军兵员编制复杂,连一个团有时也难达到如此兵力。更令川军羡慕的是该营的武器装备:营部配有14支手枪和1支信号枪;每个步兵连装备9挺轻机枪、108支步枪、30支手枪和2支信号枪。步兵连采用三排九班制,早在1935年,教导总队的步兵连就实现了每班配备一挺轻机枪的先进配置。
此外,步兵连不仅全部装备制式步枪,每连多达30支手枪的数量也极为罕见,意味着平均每五六人就有一支手枪,这在当时可谓豪华武装。三个步兵连总计装备了27挺轻机枪、324支步枪、90支手枪和6支信号枪。
营属机枪连则配备了4个机枪排,实际装备8挺重机枪。通常中国军队的营级单位并不配备重机枪,这种装备一般归团直属,数量多为三四挺。中央军的精锐单位倒是例外,拥有营属机枪连,且机枪数量达6挺左右。教导总队机枪连的8挺重机枪装备水平甚至堪比后来的驻印军步兵营,超过了后期国府调整师的配置标准(一般营属6挺重机枪)。
在当时川军中,除刘湘嫡系外,能够在一个团中配备8挺重机枪都已属精锐。该机枪连除重机枪外,还装备有32支步枪、54支手枪和5支信号枪。特别是54支手枪,多为近战火力强劲的驳壳枪,显著增强了机枪连的近战自卫能力。
此外,该营还有一支迫击炮排,配备2门82毫米迫击炮,另配有12支步枪和3支手枪用于自卫。综合以上,该营配备的主要武器包括2门迫击炮、8挺重机枪、27挺轻机枪、368支步枪、161支手枪及12支信号枪。
兵力和武器装备固然重要,弹药同样关键。该营除了自带弹药外,执行任务时还有补给支持。仅第2团第1营自备弹药就十分充裕:2门迫击炮备弹60发,平均每门30发;8挺重机枪弹31500发,平均每挺近4000发;27挺轻机枪弹20440发,平均每挺约700发;368支步枪弹42750发,平均每支116发;161支手枪弹17803发,平均每支110发;还有900发信号弹。
仅这一营所携带的弹药就超过11万发。为了更直观对比,1937年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第129师全师的弹药才略超10万发。单是一个营的弹药数额便赶上一个师,这不仅反映了八路军弹药的匮乏,也展现了中央军精锐部队的弹药供应极为充裕。
实际上,在当时的作战环境中,中央军的精锐部队一般不会出现弹药短缺的情况。类似一个营携带逾10万发弹药的例子虽不多见,但并非罕见。教导总队以其高标准装备和充足弹药,堪称当时国军中最为精良的一支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