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军司令唐华的突然失踪,恰逢汉光演习最为关键的时刻,岛内随之掀起了各种流言蜚语。有传闻说,唐华是因为直言不讳、揭露台独气焰的真相,而被赖清德清洗掉了。毕竟,这样的事儿,可不单单是表面这么简单,我们必须从更深层的背景入手,逐一拆解,才能了解其中的曲折来龙去脉。
先从唐华这个人物谈起吧。唐华,1964年出生,早年便进入海军官校,属于1975年班的学员。此后,他继续在国防大学海军指挥参谋学院及战争学院深造,历经多年的磨砺,逐步从基层起步。起初,他担任参谋本部作战计室的助理,主要负责作战方案的制定,逐步为自己打下了深厚的军事基础。之后,他升任海军教准部指挥官,主要管理海军的训练与装备评估工作。进入2010年代,他代理过海军舰指部指挥官,负责舰队的指挥。到了2017年,他再度升任国防大学副校长兼战院院长,专注于战略及军事教育的工作。直到2022年7月,唐华升任副参谋总长,负责协调三军的联合行动,直到2023年4月卸任。2023年5月1日,他正式接任海军司令,并晋升为二级上将。唐华这一系列的晋升过程,展示了他在海军系统中稳固的地位。特别是他在潜舰国造项目和汉光演习规划中的重要角色,可见他不仅仅是个管理者,更是具有实战经验和深厚专业知识的军事指挥官。
接下来的导火线日赖清德上台之后。赖清德上任的第一把火便是提出“两岸互不隶属”的言论,顿时让两岸关系急剧升温。大陆方面随即展开了“联合利剑-2024A”军演,全面环绕台湾展开军事演习,战机和舰艇频繁出动。这一言论引发大陆强烈反应,岛内不少人对两岸局势感到忐忑不安。就在此时,唐华的言论成为了舆论的焦点。他在2024年10月3日接受了英国《经济学人》采访时,毫不避讳地表示,大陆对台湾的战略手段如同“蟒蛇策略”,一步一步地收紧,随时可能对台湾实施封锁。他进一步分析了大陆可能采取的战术,比如封锁、外岛隔离、导弹攻击、甚至两栖登陆等。他在访谈中还特别提到,赖清德应当克制,不要在两岸问题上挑衅,以免给大陆留下攻击的借口。这番话无疑为赖清德的台独路线泼了冷水,直言不讳地揭示了大陆的实力差距,提醒赖清德不要过于自信。
这番话发生在赖清德刚批评军方礼仪问题之后。赖清德曾因军方高级将领在公开场合没有起立向他致敬而大发雷霆,显然,他对军中的气氛并不满。唐华的言论被一些评论员解读为不买账,并且对台独的态度产生了质疑。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在节目中表示,唐华敢于公开说出军事现实,应该得到掌声,因为他讲出了不少军人的心声。然而,郭正亮也指出,这样的言论无疑会得罪赖清德,这才是关键。果不其然,赖清德的智囊苏紫云很快站出来反驳,称唐华所谓的“蟒蛇战略”不靠谱,认为大陆会速战速决,台湾完全有能力撑过五个月的封锁。然而,事实很快打脸了苏紫云的言论,台湾经济部于2024年10月发布的数据,表明台湾的天然气储备最多只能维持8天,而到了2025年6月,台电公司再度修正数据,表明即便第三个接收站投入使用,储备也仅能撑14到15天,台岛的能源短板暴露无遗。
赖清德对唐华的反感还源于唐华是蔡英文时期提拔的人才。赖清德上台后,一直不信任蔡英文旧部,渐渐对唐华产生了不满。2024年下半年,赖清德陆续调整了空军司令郑荣丰和陆军司令吕坤修,海军的动向也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到了2025年3月,岛内的政坛传言开始流传,称唐华可能会被撤换,而最有可能接任的是副参谋总长蒋正国中将。媒体纷纷报道,赖清德已经在悄悄规划人事调整。
当事态发展到2025年7月的汉光41号演习时,事情达到了高潮。7月9日,演习进入实兵阶段,重点演练反封锁和反登陆战术。7月14日,赖清德在高雄视察海军的防御性布雷演练,唐华和相关指挥官廖建兴陪同。可第二天,7月15日,赖清德前往新北市视察海锋大队的机动中队滨海打击演练时,唐华却不见踪影,现场只有防长顾立雄。海锋大队是台湾海军的精锐反舰导弹部队,装备有雄风二型、三型导弹以及美制鱼叉导弹。如此重要的部队演习,司令缺席,迅速引发了岛内政军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台湾当局立刻为唐华的缺席做了解释,称他是因海鲲潜舰进行潜水测试而未能到场。但这一说法并没有消除外界的疑虑,舆论普遍认为唐华被“清洗”了,尤其是在汉光演习期间,唐华突然消失,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媒体普遍认为,唐华的直接言辞挑战了赖清德的台独政策,而赖清德对于自己的立场非常敏感,不可能容忍这种公开反驳。再加上唐华曾是蔡英文提拔的人,赖清德自然早有清洗之意。
直到2025年7月17日,唐华的命运依然没有明确的结论。台湾的媒体如《联合报》和《中时新闻网》纷纷报道,唐华的职务暂时未发生变化,但各类传闻却没有停息。岛内一些评论员分析,赖清德调整军中将领,意在确保军方高层的忠诚,防止不听话的将领碍事。郭正亮继续在节目中表示,唐华的发言反映了台湾海军不少军人的心声,他们看得清大陆的强大,不愿再被台独牵着走。然而,赖清德当局坚持自己的路线,军中的不满情绪也正在逐渐积蓄。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唐华的缺席与台湾海军战略调整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海锋大队的整编本来是提升台湾海军的反舰能力,但唐华的缺席却让这一重大改革显得有些虚无。滨海作战指挥部的成立原本是大事一桩,却因唐华的缺席和相关传闻,变得扑朔迷离。唐华的去向,也牵动着台湾海军未来的走向。如果唐华被换下,蒋正国接任后,台湾海军或许会更多地贴近赖清德的路线,但其实战能力能否进一步提升,仍然是一个未知数。郭正亮的观点是,唐华的直言应当得到称赞,但在现实中,得罪上头可不是容易的事,位置是否能保住,谁也难以预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