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某海域,夜色如墨,星光点点。突然,阵阵轰鸣声由远及近打破夜晚的寂静,一架架舰载机喷吐烈焰冲破黑暗,尾钩精准地钩住海军山东舰的阻拦索,在甲板上划出绚丽的火花。随着最后一架战鹰的安全着舰,张忠杰和战友们忙碌的一天也接近尾声。张忠杰感慨地说,这么多年,为舰载机安全起降而不停奔忙的每一天,都是紧张又充实的。
张忠杰:有飞行训练任务时,每次都要等到当天最后一架舰载机安全着舰,我们才能暂时松一口气。特别是现在我作为专业负责人,要对团队的这么多人、这么多装备负责,要组织大家开展训练、维护保养装备设备,要保证每一个架次都能平安归巢,一年到头都很充实。
从2000年12月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那天起,张忠杰就立志要在广袤的星辰大海书写下无悔的军旅人生轨迹。他的第一站,是舷号为167的051B型导弹驱逐舰深圳舰。张忠杰说,当年,第一次见到深圳舰时,他感到既新奇又亲切。
张忠杰:当时深圳舰刚刚入列两年,满载排水量超过6000吨,被誉为“神州第一舰”。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舰艇,进入舱室里面一看,机舱、电站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来操纵、保养,心里一下子就有归属感了。
在深圳舰上服役时,张忠杰是一名机电兵。那时候,作为战舰平稳运行的守护者,张忠杰和战友们要常年在高温、高湿、高噪声的深舱,维护保养全舰所有的电路、管线、轮机和电机等装备设备,工作很苦很累,但是他并不喜欢把苦和累挂在嘴边,而是默默地坚守岗位,努力为人民海军驶向深蓝做出自己的贡献。
张忠杰:我们工作的岗位主要是在深舱,噪声很大,每次去都要爬上爬下。那里没有空调,只能稍微通通风,因为要烧锅炉,再加上很多设备本身都在发热,所以里面特别热。我并不觉得自己觉悟有多高。在我看来,每个人都要干好自己的专业,你不干,别人就得干,总有人得吃这个苦。既然穿上这身军装,就应该在自己的战位上好好坚守。
当年,深圳舰作为海军南海舰队的旗舰,曾出访过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人民海军的“外交明星舰”。张忠杰说,每一次出访,总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增进对到访国军队的了解,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然而,正当张忠杰沉浸在“驾战舰闯大洋”的兴奋和喜悦中时,却经历了一次生离死别的重大打击。那天,深圳舰远航归来刚刚停靠码头,正在舱里忙碌的他突然接到电话,说他的父亲遭遇车祸住进了医院。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张忠杰泪湿双眼。
张忠杰:那天出海刚回来,我就接到未婚妻打来的电话。她跟我说,父亲出车祸了,挺严重的,让我赶紧回去看看。我当时就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等我赶到家,父亲已经走了,没能见到最后一面。那时,我妹妹还小,母亲身体也不好,我对母亲说,要不我退役回家照顾你们吧。我母亲不同意,她让我留在部队,干好自己的工作。后来我也想过这个问题,人家说尽孝有两种,一种是在床前尽孝,就是陪伴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另一种是努力在外面经风雨、见世面,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在母亲深情的凝望中,张忠杰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人回到了部队,继续在平凡而辛苦的战位上默默坚守。几年后的一天,张忠杰意外地接到了航母部队的选调命令。时隔多年,再次回望自己刚刚到航母上工作的情景,张忠杰依然激动不已。
张忠杰:航母的平台更大,带给我的机遇和挑战也更多。我刚到辽宁舰上工作时,舱室里连灯都没装,地板上也没有刷油漆,到处都是黑乎乎的。我们每天戴着安全帽、背着小挎包,跟工人一起在里面干活,安装、调试设备,相当于亲手参与和亲眼见证了辽宁舰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的过程。
2012年9月25日,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入列,张忠杰最难忘的,还是歼-15首次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的那一天。这意味着,他保障的装备经受住了考验。后来,伴随着辽宁舰劈波斩浪的航迹,张忠杰和他的战友们又创造了我国航母发展历史上多个“首次”,积累了很多符合航母特点的宝贵经验。
后来,因为工作表现出色,张忠杰又被选调到山东舰。这一次,他决心要在首艘国产航母战斗力生成的过程中,做出更大的成绩。
张忠杰:山东舰是我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航空母舰,我们在跟产助建的过程中,需要和相关工业部门一起研究探讨,不断完善每一个细节。包括现在我们的保障流程,也一直在实战化训练中逐步改进完善,从而进一步提升战斗力。
这几年,张忠杰主要负责保障维护飞行甲板上的阻拦索及其背后的系列装置,这是让舰载机安全着舰的重要一环,如同紧绷在舰载机飞行员命运琴弦上的“生命线”。他告诉记者,要干好这份事业,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
张忠杰:实际上,我们做的这些事也没有多难,难的是什么?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你没有责任感,很简单的事情也不一定能干好。我常跟人说,宁可多做不要少做,多做没啥问题,少做肯定不行。每天完成保障任务以后,别人都睡觉了,我还必须来舱室里转一下,检查一遍,看看哪里有问题,确认没有问题了,回去才睡得香。
在张忠杰和战友们的辛勤努力下,短短几年,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完成了从“入列”到“能战”的升级。张忠杰自豪地说,大国航母,未来可期。在辉煌的航母事业长河里,他要做那朵永远跃动的浪花,在自己有限的军旅生涯中,倾注无限的热爱和热血。
张忠杰:这些年,航母的战斗力一直在稳步提升。我感觉,能保质保量地把任务完成,为航母事业行稳致远出一份力,再苦再累都值得。等到将来我退休那一天,我保障过的每一个架次的舰载机起降都是安全的,我就心满意足了。因为我对得起这个岗位,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南海某海域,夜色如墨,星光点点。突然,阵阵轰鸣声由远及近打破夜晚的寂静,一架架舰载机喷吐烈焰冲破黑暗,尾钩精准地钩住海军山东舰的阻拦索,在甲板上划出绚丽的火花。随着最后一架战鹰的安全着舰,张忠杰和战友们忙碌的一天也接近尾声。张忠杰感慨地说,这么多年,为舰载机安全起降而不停奔忙的每一天,都是紧张又充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