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了新装备,学习了新技能,以后碰到突发情况,救人更有信心了。”8月6日下午,雷军、马寅等30多名东湖义警,在东湖帆船基地接受了专业救援培训。前不久,雷军等人在东湖凌波门水域救起18岁的溺水青年,挽回一条年轻的生命。
“穿救生衣时,裆带一定要扣紧,不然落水者挣扎起来,人很容易从衣服里滑出去。”来自武汉云豹救援队的绳索和水域救援专家李刚一边演示专业救援背心的穿脱,一边提醒着大家。这件新配发的救援背心浮力可达200牛,能同时承载4名成年人的重量。
李刚在培训课上反复强调着“三个优先”:“团队优先,别单打独斗;装备优先,熟用救生器材;岸上优先,不会游泳千万别下水,岸边的抛绳包和救生杆同样能救命。咱们不仅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
“按压20次,人工呼吸2次,这算一轮,至少得做5轮,一直坚持到专业医疗团队赶来。”武汉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支队一级警长刘博带领大家练习心肺复苏。他手掌按在假人胸口,节奏均匀有力,“按压时胸骨要下陷5厘米,快压快放。”
当天,武汉市公安局东湖分局协调区应急管理局,为一线义警队员配发了专业救援背心、抛绳包以及伸缩救生杆等全新装备。这些新装备也很快派上了用场。
在户外水域演练环节,马寅身着新配发的专业救援背心,在水中演练救助落水群众。他熟练地绕到模拟落水者侧后方,手臂稳稳环住对方腋下,完美复制了李刚传授的“绕后控制”技巧。与此同时,雷军在岸上甩出伸缩救生杆,将马寅和“落水群众”拉回岸边。
马寅上岸后,感慨地说:“上个月在凌波门水域救人的时候,全靠一股子拼劲。现在有了这些专业装备,再加上刚学的技巧,心里踏实多了,以后救援更有信心和保障。”
其他义警们也反复练习抛绳包与伸缩救生杆的使用,在实操中加强对救援技能的掌握。雷军说:“这次培训太及时了,就像给我们守护东湖水域安全添了把‘利器’。 ”
今年入夏以来,东湖成为市民游客消暑纳凉的热门去处。为了应对东湖水域溺水风险,武汉市公安局东湖分局部署热成像无人机进行常态化巡航,已累计飞行超500小时,重点监测夜间水域;沿湖岸线个扫码即取的红色应急救援箱,内置救生衣、救生圈和绳索,确保第一时间获取救援装备。同时联合东湖绿道公司、医院及义警力量,建立“1+N”应急响应机制,先后3次开展东湖水域应急突发事件紧急演练,入夏以来,已救助在东湖水域发生溺水险情的群众25人次。通过“技能送教+装备升级”双管齐下,进一步强化了“公安牵头、专业支撑、志愿力量广泛参与”的水域公共安全守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