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玩文化席卷全球的2025年,一则联名消息让时尚与潮玩圈同时沸腾——优衣库宣布将于8月29日全球发售与泡泡玛特旗下顶流IP Labubu的全新合作系列。
这已是双方继2022年后的第二次携手,但时机却大不相同。Labubu已从当初的小众潮玩跃升为社交硬通货,一只初代收藏级Labubu玩偶在拍卖会上创下108万元的天价纪录。
优衣库此次推出的联名系列,推出以泡泡玛特的热门系列IP“THE MONSTERS”(精灵天团)为主题的新合作系列,包含联名UT及卫衣。
恰逢Labubu全球热度巅峰期,其营销意图不言而喻——既要借势Labubu的顶流光环转移近期品牌负面话题,又要用极致性价比满足普通粉丝求而不得的渴望。
面对日益理性的消费者和过度饱和的联名市场,这场商业联姻能否复制当年KAWS联名3秒售罄的疯狂盛况?
Labubu的崛起堪称中国IP出海的教科书级案例。这个长着锯齿尖牙异色瞳孔的森林小精灵,在2018年首次推向国内市场时反响平平,却在2023年出海泰国后迎来命运转折。当年9月,泡泡玛特在曼谷Central World开设泰国首店,开业当天便被排队人群包围,首日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创下国产潮玩海外首店纪录。
令人惊叹的是,Labubu很快超越了商品范畴,成为泰国年轻人的社交货币——有人将它挂在包上,有人纹在身上,甚至73岁的泰国长公主也拎着挂有Labubu的LV包出游,僧侣与Labubu的寺庙合影更打破了次元壁。
这种文化渗透力让Labubu迅速从泰国辐射至全球:2025年4月,泡泡玛特App因Labubu 3.0系列发售首次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洛杉矶比弗利中心门店出现消费者为抢购排队12小时的盛况,部分款式5分钟内售罄。
海外热度反哺国内市场的效应尤为显著。随着贝克汉姆蕾哈娜等国际明星在社交媒体展示Labubu,拥有爱马仕没有Labubu等于没有爱马仕的调侃让这个中国IP意外成为奢侈品配饰的平替顶流。这种出海转内销的反向刺激现象,揭示了全球化时代IP运营的新逻辑——在文化多元碰撞中产生的价值认同,往往比单向输出更具说服力。
泡泡玛特的财报数据印证了这一点。2025年第一季度,其海外收益同比增长475%-480%,其中美洲市场暴增895%-900%,欧洲市场上涨600%-605%,预计海外收入很快将超越国内市场。
Labubu的成功不仅让泡泡玛特市值从2022年谷底的8.65港元/股飙升至2025年的268.4港元/股,更带动了整个中国潮玩产业的出海浪潮,名创优品旗下TOP TOY52TOYS等品牌纷纷加速东南亚布局。
Labubu的商业奇迹背后是谷子经济(Goods Economy)的爆发——指代围绕IP开发的各类周边商品,因其能满足年轻人的情感需求而展现出强大的抗周期特性。
当代消费者,尤其是Z世代,购买潮玩72%是为了悦己,其次才是收藏和投资。Labubu恰好抓住了这一心理,用独特的艺术设计激发情感共鸣,再通过限量营销制造稀缺性,最终形成越难买越想买的消费狂热。
当一只原价百元的Labubu钥匙扣在二手市场溢价十倍,其社交属性已不亚于奢侈品。这种背景下,优衣库以不足二百元的价格推出Labubu联名服饰,无异于为普通粉丝打开了一扇通往顶流世界的大门,其市场潜力可想而知。
优衣库与Labubu的联名绝非偶然,而是其深耕二十年IP战略的必然选择。回望2003年,优衣库首次推出Uniqlo T-shirt Project(后更名UT)系列时,简单的卡通印花并未引起市场波澜。转机出现在2006年,被誉为销售魔术师的佐藤可士和担任艺术总监,提出革命性理念:T恤应该是自我表达的载体,UT售卖的不只是T恤本身,而是印花所代表的文化符号。他将T恤装进透明罐作为罐头T恤售卖,这种创新呈现方式让UT一跃成为年轻人眼中的潮流象征,也开启了优衣库与全球顶级IP的联名之路。
二十年来,优衣库构建了一个近乎无所不包的联名宇宙。从动漫领域的《火影忍者》《鬼灭之刃》《间谍过家家》,到电影IP《星球大战》《小黄人》,再到艺术家KAWS设计师Jil Sander,优衣库的合作伙伴横跨动漫电影游戏艺术文学多个领域。
其联名策略可分为三类:品牌+IP(如迪士尼)品牌+品牌(如泡泡玛特)品牌+名人(如村上春树)。
这种全方位覆盖确保了优衣库全年无休地轮换顶级文化IP印记,让货架永远保持新鲜感。据原仓数据统计,仅2025年6-8月,优衣库就推出了包含chiika自嘲熊宝石盒吉卜力三丽鸥矢泽爱鬼灭之刃海贼王宝可梦等在内的十余个联名系列。
同样,2023年与《名侦探柯南》的联名虽引发争议,却成功登上微博热搜并带动销量。这些案例揭示了优衣库联名策略的核心:选择具有高认知度与粉丝忠诚度的IP,通过极致性价比降低体验门槛,激发消费者的占有欲与炫耀心理。
据了解,优衣库×泡泡玛特此次推出的“THE MONSTERS”(精灵天团)合作系列共涵盖4款分别为黑、白、灰、粉四种颜色的印花短袖T恤,首款白色T恤正面印有“The Monsterland”字样,背面则印上了较大面积的手绘插画图案。
据优衣库官网显示,联名款女装印花短袖T恤和半拉链卫衣长袖运动衫售价分别为99-199元;童装T恤和卫衣售价则分别为79-149元,预计将于2025年8月29日正式发售。
此次选择Labubu作为合作伙伴,体现了优衣库对IP热度的敏锐嗅觉——当一只Labubu玩偶被炒至天价,普通粉丝求而不得时,79元的联名T恤自然成为最佳替代品。优衣库中国高管坦言,此次联名旨在为更多消费者提供拥有Labubu的机会,这种定位精准击中了市场痛点。
更深层次看,优衣库的联名狂热背后是业绩增长的焦虑。2025财年中期,优衣库大中华区营收下降约3%,利润下降约9%,中国市场表现波动明显。
面对URZARA等竞争对手的挤压,以及线上渠道对线下门店的冲击,优衣库急需通过联名制造话题,吸引年轻人回流。Labubu作为当下最具话题性的IP之一,无疑是最理想的合作对象。
优衣库与Labubu的联名占据天时地利的多重优势,具备成为现象级爆款的基础条件。从时机来看,联名系列8月29日的发售日期恰逢Labubu全球热度巅峰期。
2025年6月,一只初代Labubi玩偶在永乐拍卖会以108万元成交,棕色限量版也拍出82万元高价。摩根大通分析师甚至预测Labubu有望接班Hello Kitty成为一代全球性IP。
这种热度下,优衣库的联名官宣立即引发社交媒体狂欢,抢不到Labubu就抢T恤的调侃道出了普通粉丝的心声。优衣库巧妙地将发售预热期拉长至两个多月,既借势Labubu当前流量,又持续积累消费者期待,为爆单蓄力。
从产品定位看,79-199元的定价策略堪称降维打击。相比动辄大几百甚至上千元的Labubu玩偶,优衣库联名款让消费者以白菜价获得顶流IP印记,满足其社交展示需求。这种极致性价比在潮玩领域尤为珍贵——当包上挂个百元Labubu钥匙扣,回头率不亚于背奢侈品成为年轻人共识,印有Labubu形象的基础款服饰自然成为更普惠的潮流选择。
优衣库深谙此道,此次联名涵盖成人儿童尺寸的短袖T恤长袖卫衣等日常单品,确保设计辨识度与实穿性平衡。其中以大首领Zimomo为印花的灰白藏青色卫衣因设计俏皮,已被业界预测将成为最难抢的隐藏款。
优衣库过往联名的稀缺性营造经验也是重要加分项。2019年KAWS联名系列生产100万件,一天内售罄,创造近1亿元销售额;2022年与THE MONSTERS的首批联名T恤如今二手价溢价近五倍。
这些案例培养了消费者优衣库联名=抢到即赚到的认知,形成独特的抢购文化。此次Labubu联名,优衣库很可能故技重施,通过限量发售隐藏款设置等方式刺激抢购欲望。已有业内人士提醒:经历过优衣库过往联名腥风血雨的消费者心知肚明,这件T恤的抢购难度未必低于那只玩偶。
然而,联名爆火并非仅靠IP热度与价格优势,还需考虑三个潜在变量。其一是消费者对联名模式的审美疲劳。2021年优衣库与KAWS再度合作时,市场反响已大不如前,门店未见疯抢景象。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消费者逐渐理性,不再认为一件联名款衣服上身就会化作潮人。
其二是Labubu热度能否持续至8月底发售日。潮玩IP的生命周期往往受明星带货社交平台话题等因素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其三是黄牛囤货对真实粉丝体验的破坏。优衣库此前联名常遭遇黄牛扫货,导致普通消费者空手而归,反而伤害品牌形象。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优衣库近期的品牌争议。2025年5月,优衣库因取消王牌退货服务(线上订单不再支持到线下门店退货)引发消费者抗议;更早前还有消费者投诉试衣镜存在美颜效果,将品牌推向舆论风口浪尖。这些负面话题让优衣库急需一场营销胜利挽回形象,与Labubu的联名被寄予厚望。
但反过来看,若联名发售出现混乱或质量问题,可能进一步加剧品牌危机。优衣库需要在饥饿营销与消费者体验间找到平衡,避免重蹈KAWS联名遭疯抢引发的公共秩序争议。
优衣库与Labubu的联名能否爆火,本质上是对当代联名经济生命力的一次测试。纵观全球消费市场,联名合作已从营销战术升级为品牌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据《2025年互联网行业新视角报告》显示,全球潮玩市场规模正以年复合增长率12%的速度扩张,其中中国市场增速高达26%,成为核心增长极。
在这一浪潮中,联名款商品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打破了行业界限,通过IP赋能实现价值倍增,同时为消费者提供身份认同与社交谈资。但伴随联名泛滥而来的审美疲劳也不容忽视,优衣库与Labubu的合作恰好处在这一产业转折点上,其成败将为联名经济的未来走向提供重要启示。
短期爆发的确定性与长期价值的悬念构成这次联名的双重面相。从短期看,几乎所有市场信号都指向积极的销售预期。泡泡玛特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Labubu系列带动公司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65%-170%,其中海外市场暴增近5倍。
这种热度传导至服装领域,优衣库联名款很可能重现KAWS式疯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联名覆盖成人及儿童市场,而Z世代父母与子女同粉Labubu的现象日益普遍,这种家庭消费潜力可能创造意外增长点。优衣库在供应链端的优势也保障了爆单应对能力——其成熟的全球分销系统可在短期内将产品铺货至线上线下渠道,避免因物流延迟错失销售良机。
但长期来看,这次联名对双方品牌的价值增益尚存疑问。对优衣库而言,联名一直是用大众价格贩卖设计溢价的利器,但近年来这种策略的边际效应明显递减。
2025财年中期,优衣库大中华区营收利润双双下滑,反映出单靠联名已无法解决品牌面临的结构性挑战。时尚产业分析师程伟雄指出:优衣库需要思考如何将联名带来的短暂热度转化为品牌忠诚度,而非仅作为业绩波动的止痛药。对泡泡玛特而言,联名过多可能导致Labubu IP过度曝光,稀释其稀缺性与收藏价值。
目前Labubu在二手市场的溢价主要源于限量供应,若优衣库联名款大规模铺货,可能打破这种平衡。如何既满足普通粉丝的拥有欲,又维护核心收藏者的利益,成为泡泡玛特面临的不可能三角。
联名经济正经历从流量驱动向内容驱动的深层转变。早期联名合作多依赖IP知名度简单嫁接,如将卡通形象印制在服装上;而新一代消费者更看重联名背后的故事性与文化共鸣。
优衣库此次联名以Labubu家族互动场景为设计灵感,试图传递友好与多元的理念,这种尝试值得肯定但力度不足。对比2023年优衣库与村上春树的联名——将小说文字印在服装上引发书迷情感共鸣,Labubu联名在文化深度上仍有差距。
未来成功的联名应当是由两个品牌基因碰撞产生的化学反应,而非简单的logo叠加。优衣库与Labubu的合作在创意层面尚未突破这一局限,可能影响其长期话题生命力。
另一个关键趋势是联名商品的实用主义转向。疫情后消费者愈发注重产品功能性,纯符号消费的热度有所减退。优衣库Labubu联名系列中的半拉链卫衣圆领卫衣等单品在强调设计感的同时,兼顾了日常实穿性,这种平衡符合当下买得值的消费心理。
据《2025年中国营销趋势报告》显示,72%的Z世代购买潮玩是为悦己,而非投资或炫耀。这意味着联名产品需要提供超越logo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心智。优衣库若能通过服装设计展现Labubu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不仅是简单复制形象,将大大提升联名的长期价值。
从产业视角看,优衣库与Labubu的联名标志着中国IP国际化进入新阶段。Labubu的走红路径颇具启示——先通过泰国市场验证普适性,再辐射至欧美主流市场。这种出海转内销模式比单向输出更具说服力,也为中国IP与国际品牌的合作奠定基础。
优衣库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服装品牌之一,其联名渠道可助力Labubu进一步渗透国际市场。反过来,Labubu的全球热度也为优衣库注入年轻活力,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东南亚市场。这种双向赋能若能持续,将开创中国IP与国际品牌合作的新范式。
站在更宏观的角度,联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供需两端的理性进化。供给端,品牌需要克制万物皆可联名的冲动,避免涸泽而渔;需求端,消费者应建立基于审美而非跟风的购买决策。
优衣库与Labubu的联名正处于这一变革的十字路口——它可能成为证明联名模式仍有生命力的典型案例,也可能暴露过度商业化对IP价值的伤害。